目的地搜索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大数据科学研究院师生参加第二届全国信息资源管理年会暨博士生学术论坛
2025-08-29 16:08  

(通讯员:焦玉莹)2025年8月26日至28日,由全国信息资源管理年会暨博士生学术论坛组委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单位主办,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杭电)、浙江省信息资源管理学会、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二届全国信息资源管理年会暨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广东广州召开。本次会议以“信息资源数据要素与新质生产力双向赋能发展研究”为主题,围绕信息资源管理前沿领域展开学术交流。

大数据科学研究院师生在会议征文期间积极投稿,会议期间踊跃参与学术汇报等多项交流活动。王曰芬教授受邀主持院长论坛并担任博士生学术论坛的点评嘉宾。此外,部分硕士生在会议上进行专题汇报演讲,针对投稿文章进行了深入分享与交流。

硕士生孙烈赟在学术论坛中针对文章《技术领域知识结构演化研究——以结构性材料领域为例》进行汇报。文章主要以结构性材料领域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利网络分析,从分类、机构、引证维度构建网络并结合技术生命周期划分,揭示了该领域知识结构的演化规律。研究利用Python清洗德温特数据库结构性材料专利数据,通过Gephi和NetworkX构建可视化网络结构,结合Logistic模型划分技术生命周期,支撑了知识结构演化规律的分析。

硕士生杜薇在“新质生产力与创新机制”专题论坛报告中汇报了文章《产业链视角下我国生物医药领域技术转移网络研究》。该研究基于产业链视角,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QAP分析方法,选取2009–2023年间我国31个省市的生物医药领域专利转移数据,构建专利技术转移网络,系统考察了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启示。同时,该文章荣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硕士生周盛祥在学术论坛中针对文章《重叠团队与非重叠团队的识别及其合作模式对比分析——以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为例》进行快闪汇报。文章主要研究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重叠团队与非重叠团队的识别方法及其合作模式的差异,为优化科研团队结构与跨团队协作机制提供参考。研究基于SciSciNet数据湖和MAG数据库,采用改进的COPRA社区发现算法识别团队类型,结合作者主题模型分析团队研究主题分布,并通过性别、学术年龄、机构、国家和研究主题等多维度对比揭示两类团队在成员结构、合作模式与绩效表现方面的特征及差异。研究结果对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科研合作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硕士生鲁羿廷在学术论坛中针对文章《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数字政府网站数据利用的影响因素及组态效应研究》进行报告,文章构建了数字政府网站数据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94个省市数字政府网站的实证研究,识别出技术驱动型、信息驱动型和综合发展型三种发展类型,为政府数据价值实现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次2025年第二届全国信息资源管理年会暨博士生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也为大数据科学研究院的师生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与展示机会。未来,大数据科学研究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深化交叉学科研究,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推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闭窗口

版权归天津师范大学大数据科学研究院所有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324